中国U21男足五天双杀伊朗青年队,控球射门全面压制,校园足球改革和青训升级终于看到成效,但盲目乐观可能让希望再次变成失望。
这次赢球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伊朗队两场只有3次射正,咱们小伙子禁区前敢玩二过一,传球次数比三年前多了两成。

7个足球特色校出来的孩子加上4个欧洲青训的,至少说明选材不靠体校一条腿走路了。
有个细节,第二场伊朗后卫被逼得开大脚出边线,这在以前国字号比赛里根本不敢想。
不过日本网友一边夸咱们进步,一边晒他们J联赛U21梯队的数据——人家光大阪钢巴一支队,上个月青年联赛传球成功率干到89%。
咱们这批孩子现在吹得凶,可旅欧的连葡超替补都混不上,跟日韩每年稳定输出几十个留洋的差距摆在那儿。
足协去年新建的青训中心数量超了日本,但持证教练数量只有人家五分之一,这就跟买了顶级球拍却请不起教练一个道理。
现在吹2026世界杯还太早,当年05超白金一代赢阿根廷国青的时候,陈涛、蒿俊闵比现在这帮孩子星味足多了,结果呢?
现在这批U21里有人中超关键传球排进前二十不假,但仔细看数据,超过一半是在弱队身上刷的。
再说“保护政策”强制上U23,去年就有球队故意让年轻球员首发1分钟就换下,政策再好也架不住上有对策。
青训最扎心的对比是教练质量。
查了亚足联官网,日本D级以上教练五万多人,咱们刚破两万,连越南都比咱们人均多。
这次赢球功臣里有个中场组织核心,他初中教练居然是个兼职体育老师,周一教足球周三带跳绳,这种基层配置能出人才真是奇迹。
冷静点看,连续传球次数上涨确实是个好信号,但遇到澳大利亚那种身体流能不能扛住才是真考验。
上次亚青赛咱们被印尼逼平就是因为雨天不敢对抗,技术流碰上泥潭战就露怯。
这次打伊朗是漂亮,可别忘了伊朗这几年受制裁,他们的青训经费只有三年前的四分之一。
别急着喊崛起,先把每个青训中心的教练配齐,让踢球的孩子不用在体校和文化课之间二选一。
看看隔壁日本,高中联赛决赛能坐四万人,咱们校园足球现在还靠抖音网红带流量。
什么时候咱们家长愿意让孩子把足球当第一选择而不是退路,那才真叫希望来了。
这次就当是个预告片,正片得看五年后这批孩子有多少能踢上亚洲顶级联赛。
现在笑得太欢,小心又成“国足限定版希望”——每代人都觉得下一代能行,结果代代都在给范志毅语录填新素材。
先定个小目标,世青赛小组出线再放鞭炮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