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体育网

欢迎来到足球的世界

董路怒怼西帅,中国足球踢传控是皇帝新衣!究竟国足能踢传控吗?

传控足球、高位压迫是西班牙及巴萨的传统打法,由于球员技术细腻、传接球配合到位,他们全场90分钟压到对方半场进攻。这一打法极具观赏性。所以也是非常能够吸引球迷的一种打法。

如此具有观赏性的打法,中国男足在国家队能踢得了吗?

知名足球媒体人董路直接下的死定论,中国男足短期内肯定是踢不了复杂的足球。这一定论一出,立即引起不同足球人的看法。

球迷及足球从业者就会想到这一源于西班牙,风靡全球的战术打法,为什么会到了中国就盛行不了呢?

难道我们中国足球只有像董路所说的,打最简单的长传冲吊,防守反击中这种以赢球为结果,不那么具有观赏性的足球战术吗?

目前中国男足成年国家队没有海外联赛的球员选择,所以我们结合中超联赛数据及球员打法来看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

首先是球员基本功的技术落后,中超联赛的关键传球、成功直塞球、在对方半场及进攻三区的成功传球次数等关键进攻组织数据,长期显著落后于欧洲主流联赛乃至日韩联赛。

本土球员在高强度压迫下处理球的稳定性极差,停球失误、传球偏差导致丢失球权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直接瓦解了传控足球赖以生存的连续性和精确性基础。

其次是意识的落后:传统足球的灵魂在于无球跑动的跑位意识和短时间的出球决策,中超联赛的国内球员缺乏通过灵活、聪明的跑位为持球者创造安全且具威胁的出球点的意识。

无球接应点稀少、跑动路线缺乏默契,导致持球队员常陷入孤立无援、被迫回传或盲目长传的境地。这暴露了在青少年时期战术素养培养的严重缺失。

再就是节奏把握能力与掌控:正的传控需在快慢结合中撕扯空间。中超球队常陷两极:或在后场无效倒脚,节奏拖沓;或一旦提速便失误激增,难以在高速对抗中保持技术动作不变形。同时,维持90分钟高强度传控跑动所需的体能储备和专注度,对大部分本土球员亦是严峻挑战。比赛末段技术动作严重走形是中超常态。

最后就是联赛的环境导致:在球队保级或者争冠的情况下,往往大多数球队都会先立足于防守,然后伺机反击。而不会采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一理念进行执行。所以主导进球的都是外援,从而降低了本土球员的持球进攻能力。

其实,在中超联赛也不免有世界名帅带来的传统战术的理念,试图在联赛中把传控、高压执行到底,但是结果都不理想。

前大连人(已解散)请来了战术大师贝尼斯特,这位曾经在欧洲多家豪门执教的名帅,但是这位战术大师的雄心壮志却遇到了实质性的难题,其强调的层层推进、地面渗透,在球员技术能力不足和比赛压力下迅速变形。大连人空有控球率,却难以转化为有效进攻,反而因中前场传球失误频繁被对手高效反击击溃。

战术大师

前浙江队主教练日本人冈田武史,作为日本传控足球的奠基人,试图在浙江队采用传控的打法,他致力于打造地面配合体系,初期带来的战术风格没发现大问题。然而球员技术能力(尤其是一脚出球、狭小空间处理球)和战术理解力的天花板很快显现。随着时间推移,理想化的打法在成绩压力和球员执行力不足的双重作用下就很难不改变球队的战术打法。

意大利人卡纳瓦罗,一个善于培养年轻球员的教练,其在天津权健及广州都有不错的执教经验,也在短期内执教过国家队,其中国家队选拔球员就是更倾向于技术流的球员。

然而在国家队比赛中,面对实力稍强的对手,球员传接球失误陡增,中场控制力薄弱,难以形成有效推进。这再次证明,即便在国家队层面挑选所谓的“技术型”球员,其整体技术能力和战术素养仍不足以支撑高水平传控体系。

这些以传控为主的教练之所以在中国足球身上受挫,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传控战术的打法以及理念,就是直白地说我们的球员不能够支撑战术打法。从本次世预赛就能看出中国球员的基本实力。

客场迎战印尼的关键比赛中,申花球员杨泽翔多次的传球失误,把球传给对方球员,甚至送给对方点球的机会,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居然横传,回传球,根本无法持球推进,给到前场支撑,这就是基本功落后的表现。

杨泽翔送点

但是即便如此,中国传控足球的火种并没有在中国熄灭,现重庆铜梁龙的主帅西班牙人萨尔瓦多在中国就一直贯彻他的战术。全场高压逼抢、通过三中卫造越位的战术来稳固自己的防守。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在前广州队,还是现重庆队,还是算比较成功的。

传控为主的重庆队

因为萨尔瓦多无论是在重庆队,还是在之前的广州队,都是以年轻人为班底打造的球员,平均年龄都在22岁左右,年轻人球员的体力好,能够支撑90分钟的高强度跑动。还有就是在中甲联赛,相对外援实力没那么强,能够通过高位逼抢去实现战术执行。

如果明年重庆铜梁龙队能够升级到中超,此战术打法是否能够实现,确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打不了传控足球,为什么隔壁的日本面对西班牙、德国都能赢球,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青训体系出了很大的问题。

首先是中国青少年的技术养成及培训体系问题,中国青训在小孩子足球启蒙阶段对于个人技术(触球精度、球感、非惯用脚能力)、小范围快速传接配合(如1v1、2v2、4v4)的重视程度和训练质量,与西班牙、日本等传控强国差距巨大。过早地强调了身体与成绩,忽略了足球的基本功。

其次是足球高质量的比赛节奏缺少,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有着完善的各级别的青训比赛,不仅是在国内还是与国际之间的交流比赛都非常多,长期高强度、对抗的比赛能够从小就锻炼球员的传控意识。而中国青训球员就一直缺少高质量的比赛,随着近年来国家青训各级别的完善,相信逐步会得到改善。

再就是中国的基础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在战术以及现代足球理念对小球员的灌输不够,或者自己都尚未能理解先进的足球理念,这就导致了受训的小球员在战术理解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

结合前面说到的问题,中国男足由于联赛水平不高以及中国青训体系的落后,董路的说法虽然刺耳,但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目前的中国男足确实踢不了复杂的足球。

在短期内,中国男足想要在国际赛场上打出自身的基本实力,或许真的只有采取最简单的长传冲吊的打法,以赢球结果为导向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足球想要实现传统足球的战术打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未来球员的青训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目标,而是要立足于长远,从上面的问题首先是培训更多的基层足球教练、再就是大幅度的提高青少年的比赛数量,多参与国际比赛,长期坚持,方能出成绩。

说在最后,中国足球与传控足球的差距在于联赛质量的水平较低、职业球员的基本功较差、青训体系的不完善,或者只有当中国足球彻底地解决完这些问题后,我们才有谈传控足球的资本。现在的传控足球对于我们就是彼岸花,可望而不可即。

欢迎关注@遇球得道,一起聊足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