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坛上有许多球星,在职业生涯中尝试了多个位置,有些是球队技战术或者是人员变化需要,有些则是主教练根据球星本身的身体技术特点为球员特别打造。下面小编就为各位读者大大盘点下国际足坛那些改变了最初球员位置反而成为了巨星的球员,排名不分前后,如有遗漏,望各位读者大大私信提醒。
蒂埃里·亨利(左边锋——右边锋——中锋)

我们知道的亨利打中锋取得的成就都是从他效力温格执教的阿森纳开始的,那时候的亨利强的离谱,除了头球稍微差点,很难想象1米88的大高个,速度快不说,脚下技术还好,能从己方半场带球连续突破后破门得分(是不是想起了亨利著名的后场一条龙)。
职业初期的亨利最早效力法甲摩纳哥,妥妥的传统左边锋一枚,下底传中是他的主要任务。偶尔其他队友拉边了,他就跑到禁区里去试试有没有打门的机会(那时候不流行边路内切)。有点名气了参加了1998年世界杯,结果法国队主教练让他跑去打右边锋,亨利也是争气,整届比赛也打入了3粒进球。世界杯打完到了冬歇期,尤文图斯大手一挥,把亨利买了。意甲那时候啥难度,小世界杯,亨利还是赛季中途加入的,和球队磨合都还没磨合好,赛季结束了,表现那肯定是不太好。还好当初在摩纳哥带了亨利一段的温格在阿森纳说话好使,大手也挥了下,法国小伙子立马从呆了半年的意大利跑到了英格兰。
刚到英超的亨利,也不适应英超的比赛节奏,英超的后卫可不像意大利那样的,讲究个链式防守,大多都是身强体壮,主打一个人过球不过。而且那时候阿森纳的正印中锋就两个,一个是更像影锋的博格坎普,一个是之前做过心脏手术的卡努。打了好几轮联赛,亨利还是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喜欢在左边路一阵瞎突突,温格一想,这小子速度快,脚下技术也不错,个子也高,我现在缺中锋,我先拿他去打中锋试试。
又打了几轮,温格发现不对劲,这小子白长了188的大个子,他头球可差劲了,战术还得改,于是就找到了球队进攻核心博格坎普说,小博啊,小亨他头球不太行,我们现在这样下底传中可不行,你也不想去和对手的大块头中后卫抢头球吧,我有个好主意,能让你也没那么累,我们球队还能赢。博格坎普一听来劲了,立马答应了。于是阿森纳战术一改,开始在英超整上技术活了,博格坎普位置稍微往后一挪,也不做主攻手了,安心给亨利传球。从联赛中段开始,亨利就被激活了,不光开始进球了,不光在中路表现得好了,在左路也能带球内切了,个人数据和球队战绩也开始变好。
亨利来阿森纳的前两个赛季,在摩纳哥和尤文图斯合计进8球,博格坎普在英超联赛攻入28球。亨利来那年,博格坎普联赛6球,但在他穿针引线之下,亨利联赛17球。随后的赛季里,永贝里占据右路,皮雷也被引进主攻左路,后防五老也被科尔、坎贝尔、图雷、劳伦等人逐渐替代,维埃拉、席尔瓦坐镇后腰的主力阵容逐渐成型,03-04赛季的不败夺冠更是让阿森纳声势大涨,亨利纵横英超无敌手,更是被誉为足坛第一中锋。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右前卫——右边锋——左边锋——中锋)
总裁C罗现在已经年满40周岁,和他同期的很多球员已经退役,可我们霸总任在创造着自己的足坛记录。
职业生涯初期,C罗效力于葡萄牙体育俱乐部,盘带出色,善于突破是当时C罗的特点。2003-04赛季加盟了英超豪门曼联,担任球队右前卫直到2006-07赛季。彼时的主教练佛格森已经发现,在边路担任突击手的C罗潜力远不如此,于是打造了C罗、鲁尼、特维斯三人组成的进攻三叉戟。三人充分了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其中可边可中的C罗被佛格森打造成为了前场自由人,第一次向英超证明了自己的进攻火力。在佛格森的运筹帷幄下,曼联全队发力,夺得了欧冠在内的多项荣誉,C罗更是获得了金球奖、世界足球先生等多项荣誉。
2009-10赛季,C罗转会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由于同期加入的还有卡卡这样的持球突进型前腰,C罗在皇马初期的表现并不出色。在魔力鸟穆里尼奥成为新任主教练同时劳尔离队后,C罗从右路转移到左路,成为球队的左边锋,充分发挥自己盘带出色,内切射门能力强的特点。同时穆里尼奥减少了C罗的防守压力,让C罗承担反击时的推进任务,策划进攻与攻城拔寨,充分诠释了能者多劳,展现了C罗的进攻全能性。
此后皇马引进了在当时突破能力首屈一指的贝尔,新任主教练安切洛蒂上任后,进一步发挥球队技术型中场的出球功能,贝尔和本泽马承担了突破串接球队的任务,C罗打磨身体与力量,转变成了一名出色射门员。即便是偶尔出现在边路,也顶多就只是接球、串联或者是过渡,无需再像曼联时代还有穆帅麾下时需要他亲自去完成突破了,这也使C罗的观赏性下降,而效率大幅度上升的关键原因。之后的皇马主帅,除了贝尼特斯另辟蹊径之外,齐达内沿袭了安切洛蒂对C罗的使用,让这位葡萄牙继续巨星在禁区之内光芒万丈。
而在转投尤文图斯之后,第一任教头阿莱格里也是萧规曹随,继续让C罗扮演着射门员的角色。可现任主帅萨里偏偏是个例外,让其他能力早已退化不少的C罗承担了大量的接应乃至是推进的任务,直接导致了C罗赛季在俱乐部赛事时的尴尬。
在加盟利雅得胜利后,作为球队和联赛的招牌,C罗又重新回归了中锋的位置,并不断的创造着新的世界足坛记录。
安德烈亚·皮尔洛(前腰——后腰)
皮尔洛的偶像是巴乔,于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模仿巴乔的踢球风格和位置。等1995年皮尔洛能代表布雷西亚俱乐部获得职业队的亮相机会时,他才16岁。16岁的孩子和成年人一球踢球,本身在身体上就不占优势,尽管技术出色,但在俱乐部培养了三年后,还是在1998年将其卖给了意甲豪门国际米兰。
来到国际米兰,就因为身体原因,在为俱乐部效力了一个赛季后,皮尔洛就被俱乐部租借给雷吉纳和布雷西亚。特别是在布雷西亚租借期间,皮尔洛和其偶像巴乔成为了队友,在巴乔身边训练比赛,除了身体,皮尔洛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面对技术细腻但身体条件还是不够好的皮尔洛,国际米兰为了不舍弃其价值,和同城对手AC米兰进行了一次球员交换,就这样,2001年,皮尔洛就加盟了AC米兰,成为了少有的效力过效力过米兰双雄的球员之一。
与皮尔洛同时加入AC米兰的还有正处巅峰期的科斯塔,在前腰的位置上,年轻的皮尔洛还不具备争夺科斯塔主力位置的能力。再接下来的两个夏窗转会期,AC米兰球员流动频繁,到了2003-04赛季,球队在前腰位置上已有科斯塔、里瓦尔多、卡卡、西多夫和皮尔洛5名风格各异且具备主力实力的球员,球队主教练安切洛蒂果断让皮尔洛改打后腰,以发挥其视野和传球方面的优势。且在皮尔洛身旁安排善于扫荡拦截的加图索和具备中场万金油属性的西多夫。当时这一改动更多的被认为是球队在中场方面无人可用的被迫举动。随着赛季的进行,由卡卡、科斯塔、皮尔洛、加图索和西多夫组成的中场,无论在防守还是进攻上都发挥出色。尤其是皮尔洛,在不再和对方防守球员进行肉搏后,将球队的调度安排的清清楚楚,一代中场大师就此诞生。
加雷思·贝尔(左后卫——左前卫——左边锋——右边锋)
贝尔在2006年16岁275天时就代表南安普顿俱乐部出战英冠联赛,以左后卫的身份代表南安普顿的两个赛季中,一共出场45次,攻入5球,除了出色的速度外,贝尔的任意球技术也被其他俱乐部说关注。2007-08赛季,贝尔转会至英超热刺俱乐部,赛季初期,贝尔表现得极为出色12场比赛攻入3球,但是在12月初的一场联赛中受伤,赛季报销。08-09赛季,贝尔在联赛中表现得尤为挣扎,创造了连续24次在联赛替补登场的比赛,热刺队皆无一获胜的尴尬记录。由于贝尔的速度优势较为突出,在英超快节奏的比赛中,热刺第一次尝试让贝尔的位置前移至左前卫,尝试用贝尔的速度突破对方的防守。
2010-11赛季贝尔开始爆发,最高光的比赛就是在和国际米兰的欧冠小组赛的两次比赛中,三球两助攻,彻底打爆了当时的第一右后卫麦孔。在接下来的两个赛季中,贝尔持续着自己的出色表现,多次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突破,撕裂对手防线。
2013-14赛季皇家马德里以1.01亿欧元的转会费将贝尔收入麾下,和C罗本泽马组成BBC组合。由于C罗已经牢牢占据了左边锋的位置,除了在C罗不在场的情况下能打左边锋,更多的时间贝尔更多是出现在右边锋的位置。期间贝尔更是留下了传给5秒的自己等多粒精彩进球。
严格来说,贝尔最高光的赛季是在转会皇马前的两个赛季。在加盟皇马后,贝尔不断受到伤病困扰,比目鱼肌一度成为热门词条。但是其风驰电掣的突破,为其短暂的足球生涯留下了自己独特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