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体育网

欢迎来到足球的世界

什么原因造成了本届世界杯巴西队的表现这么差?

谢邀。

首先要说的是,巴西如果水平真的很差,进不了世界杯的四强。问题的根源在于:

队员之间理念和实力的差距事实存在。

主教练斯科拉里的认知偏差和战术失当。

还有就是巴西国家队整体风格的混乱。

本届杯赛的巴西队真的要从综合实力来说,走到四强是可以的——请注意,这已经是极限。很多喜欢巴西队的人,都认为他们的每一次胜利可以掩盖很多事实——这种不理智的错觉,甚至在本届杯赛的小组赛阶段,几乎把我给淹没。

我之所以喜欢巴西,是因为他们在进攻组织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在对方门前那种极具艺术天分的发挥。这一点,足以让很多人忽略他们不善于防守的事实。

巴西队在2006年之前,的确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可以用进攻来掩盖所有问题的球队。他们在进攻方面的天分和创意,对得起身上那件黄色的球衣。在那以后,巴西球员在国内俱乐部/欧洲俱乐部表现不差,在国家队却无法表现出相应的高水准。

早在2010年,巴西国家队就出现了衰落的征兆,这届杯赛他们中场拿得出手的世界级球星是卡卡,尤文图斯的梅洛脾气大于实力。前锋被认为是20年来星光最黯淡的一届——没想到4年之后,还有比他们更差的。

4年前,巴西队呈现出整体欧化的态势,以中后场为例:

门将:塞萨尔(国际米兰)

席尔瓦·戈麦斯(托特纳姆)

多尼(罗马)

后卫:麦孔(国际米兰)

卢西奥(国际米兰)

多斯·桑托斯(罗马)

巴斯托斯(里昂)

阿尔维斯·达席尔瓦(巴塞罗那)

路易松(本菲卡)

蒂亚戈·席尔瓦(AC米兰)

吉尔伯托·梅洛(克鲁塞罗)

拉米雷斯(本菲卡)

除了吉尔伯托·梅洛,其他人全部来自欧洲俱乐部,这说明巴西国内联赛水平已经跟不上欧洲足球的发展步伐。

巴西的人才断档从来没有出现过,这里指的是国内联赛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欧洲高水平联赛输送天才球员,却无法说明巴西国内联赛培养出的优秀人才能够和旅欧球员相提并论。

事实上,巴西的旅欧球员在接受更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战术理念的同时,将个人技术和团队意识结合应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一来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天赋。因此在俱乐部,他们如鱼得水,一旦有相当的战术权重和资源配置,就能惊艳世间。

这就是所谓的才华。

可是回到国家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战术上:

当你回撤拿球组织,却发现身边无人接应,无法用多脚流畅的传球带动整个团队运转,就如同今天凌晨的奥斯卡;

当你前场得球,却发现队友位置已经站死,你空有视野和脚法,却只能内切,如同今天凌晨的麦孔;

当你化解险情,意图转守为攻时,却发现队友懒于跑位,无法在节奏变化上和对手斗法,如同今天凌晨的蒂亚戈·席尔瓦。

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巴西球员,回到国家队之后无法呈现统一的执行力和鲜明的技战术风格,甚至比赛状态也无法让人满意,这就是战术理念、执行力和比赛能力的差异。最终,这样的差异导致了比赛当中战术组织的混乱而且无序。

马克斯维尔在三四名比赛之后接受的采访表示,球队没有很好的战术组织性,只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在比赛——世界杯赛场上,空有意志力是不够的。

然后,主教练斯科拉里的认知和用兵出现了偏差。

首先,他清晰地看到目前巴西队的进攻实力无法和2002、2006年相比,因此打整体牌,打防守牌,值得肯定。可进入淘汰赛之后,他没有坚持防守反击的大方针,半决赛和三四名比赛,竟任由球队和对手对攻。

其次,最重要的两场比赛,斯科拉里的调整有限,用人失当,应变不力,队员在场上几乎是各自为政,思路混乱,缺少配合,而且执行力低下——是不是和1998~2002年众星云集,却始终与联赛冠军无缘的国际米兰很像?当然,现在的巴西队在球星相上,无法和那个阶段的国际米兰相提并论。

用人上:

大卫·路易斯最恰当的位置,应该在后腰,这已经是共识,本届杯赛却一直出任中后卫;

弗雷德和若难当大任,却依然首发;

埃尔纳内斯和威廉有组织才华,得不到重用;

胡尔克先天条件极好,却在中场碌碌无为。

这就是大菲尔用人失当的最好证明。

能把五星巴西调教成国家队的“国际米兰”,斯科拉里的自负和固执是最深层次的原因。这位性格固执、脾气火爆的老头因材施教的能力肯定是有,而且不低,但他上任两年时间里没有做到的大目标有两个。

第一,凝聚球员的自信心和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体现出成熟的强队气质,并且转化成强大的比赛心理。

三四名比赛之后,蒂亚戈·席尔瓦说过,“我们曾有梦想,但没想到结果是这样”,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非常遗憾的是,斯科拉里本来有能力缩短这个差距,如果他真的能够认清楚巴西队在2010年以后的实际情况的话。一个联合会杯的冠军,证明了巴西的整体防守很好,当然,掩盖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

第二,没有把欧化的巴西球员和本国球员捏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摸索出一条适合巴西整体风格的路子,所以才有了本届杯赛的“丑陋”和“各自为政”。

如此执教,焉能不败?

最后来说说巴西国家队整体风格的混乱。

当年的巴西队是怎样的?

1990年巴西人狂攻阿根廷大门而不陷,却被球王一传、风之子一射,最终止步。那场比赛,巴西人的进攻如水银泻地,极具威力。

4年之后的美利坚,贝贝托和罗马里奥同样在以防守为基调的国家队中起舞,将大力神杯带回了国内。这时的巴西队中场朴实、后防稳固,才换来了双子星在对方门前闲庭信步、大杀四方。

1998年,巴西队几乎拥有史上最强锋线——如果不是罗马里奥因伤退出,而贝贝托稍嫌老迈的话。这支巴西队中场华丽,进攻几乎无坚不摧,但防守总是让人心惊肉跳。打到决赛,他们在一场混乱之中三球输给了齐达内领军的法国队。

韩日世界杯,同样是斯科拉里带队,“3R”在后防稳健的基础上拿到了冠军,此时的五星巴西,三线出彩,战术风格鲜明,堪称完美。

2006年,巴西的中场星光四射,被誉为20年来最华丽配置。卡卡、罗纳尔迪尼奥、小儒尼尼奥、埃莫森、泽•罗伯托,如雷贯耳,但他们没有打出赏心悦目而且让对手心服口服的足球。被淘汰的过程和1990年极为相似。齐达内一传,亨利一射,所有人无可奈何花落去。

2010年,在八强对阵荷兰的时候,巴西队先进球之后,罗比尼奥一个人在左路犹如穿花蝴蝶一般,戏耍三名荷兰队的队员竟然不丢球,很好看,也很华丽,可是自己的队友都在旁边看着,无人上前接应。

到了今年,巴西队不但打不出自己固有的风格,连个人技术优势和整体技术优势都似乎荡然无存。

还好我已经不是一个只看热闹的球迷,但看到巴西人连前场二过一和小配合的流畅度、完整度都看不到的时候,对巴西队惨负的现实,尽管我一度难过到差点流泪,最终还是欣然接受了。

这不再是一支11个人都弥漫着创意和灵感的球队;面对对手精密、协同度极高的防守,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回传;

这不再是一支依靠个人能力就可以经常取得局部优势的球队,在对手的包夹下,他们甚至连控球都成问题;

这不再是一支仅仅靠跑动就能形成强大的观赏性,无论传球、走位、提速时机都能让人击节叫好的球队,他们的进攻彻底沦陷在对方弹性极强的防守当中。

本届世界杯开始,我一直在和几个朋友争论的焦点,是“巴西国家队乃至整个巴西国内足球,是不是到了应该重建的时候”,我原本认为情况没有那么严重,甚至因此陷入争吵,还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直到三四名比赛结束了,我才终于确认,本届杯赛基本算是巴西人迟来的救赎,这样的救赎,以一种特别难以接受的现实呈现出来,并且赤裸裸地剥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但对于巴西足球来说,焉知非福呢?

白岩松老师赛后的点评,表达了我想说的观点:

此时此刻,甚至连政客都在向严峻的客观现实低头。下面的这则新闻非常讽刺,但我个人认为,政客此时并非在政治谄媚——巴西国家队乃至整个国内足球的问题,是不容任何人回避的。如果罗塞尔总统回避这个现实,基本等于宣告政治生涯的终结。

换言之,如果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豪华投资,最终促成了巴西足球彻底的纠偏和重建,那么这届杯赛巴西所付出的的代价,还是非常值得的。足球强国的底蕴,需要更为正确的方式进行挖掘,而巴西世界杯的硬件基础,应当作为最好的注脚。这次迟来的救赎,应该具备它应有的意义,而不是一直在他人的唾骂和抱怨当中单调地沉沦下去。

BTW:在三四名比赛之后一直没睡,所以写答案的时候很困,好几个地方把蒂亚戈·席尔瓦写成了“大卫·席尔瓦”,然后出去办事的时候才发现,心里很内疚,急急忙忙跑回来更正。对所有人说一声对不起,真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